总是在盼望假期,可是当假期来了,却又不知道干嘛~~~~~
外面是阳光灿烂,却依然是呆在房里,坐在电脑前,上网~~~~~~~~
发现自己是:没有网络感觉自己失去了生活的全部,有了网络却发现生活已经全部都失去了.
2006年4月27日星期四
上网~~~~杂事
25日零点,宿舍的网络断了,因为,一月的上网时间到了~~~~~~~~~
考虑到没几天就要回家去了,加上五一的时间,可能有十天不在学校,就没有着急续,想等五一回后看看吧~~~~有什么信件什么的上网吧好了
25日下午上完课后,去了虹口足球场旁边的文晔网吧,没有正常的打开HOTMAIL邮箱。玩了二个小时的QQ音速,花了六元钱,真是TMD贵呀;
26日上完课后,同小钿去东江湾路的虎成网吧,也没有能够正常的打开HOTMAIL邮箱。玩了一小时多点的QQ音速,花了三元钱,因为有原东阳的同事叫吃饭而离开;
不过没有打开邮件有点郁闷。该催MEXICO的客户汇款了。不能拖了。可是网吧里却打不开邮件。
回来后小钿说上外贤达学院旁边的发条桔子CAFE吧可以上。当然,自带电脑的。
于是,27日,今天,上午上完课吃完饭回宿舍拿了电脑就到那里。环境还不错,很优闲的一个小地方。有网线,提供杂志,还有优雅的背景音乐。叫了杯COFFEE,上了一小时的网。顺便把邮件也给处理了。感觉还是比较不错的。当然,如果单纯的算计上网的话还是不划算的。花了十二元。
回来后同小白说了下,他也来兴趣了。于是晚饭后大家各自带电脑过来了。
呵呵,这里上网还是比较爽的。叫了杯卡布其诺,16元。
从七点不到到现在,已经三个多小时了,呵呵。
以后可以自带电脑来上上网,看看书,度个一个下午,感觉应该还是不错的。总比在宿舍上网,躺着,屁股都坐疼了~~~~~~~~~当然,宿舍的网费还是要续的。
考虑到没几天就要回家去了,加上五一的时间,可能有十天不在学校,就没有着急续,想等五一回后看看吧~~~~有什么信件什么的上网吧好了
25日下午上完课后,去了虹口足球场旁边的文晔网吧,没有正常的打开HOTMAIL邮箱。玩了二个小时的QQ音速,花了六元钱,真是TMD贵呀;
26日上完课后,同小钿去东江湾路的虎成网吧,也没有能够正常的打开HOTMAIL邮箱。玩了一小时多点的QQ音速,花了三元钱,因为有原东阳的同事叫吃饭而离开;
不过没有打开邮件有点郁闷。该催MEXICO的客户汇款了。不能拖了。可是网吧里却打不开邮件。
回来后小钿说上外贤达学院旁边的发条桔子CAFE吧可以上。当然,自带电脑的。
于是,27日,今天,上午上完课吃完饭回宿舍拿了电脑就到那里。环境还不错,很优闲的一个小地方。有网线,提供杂志,还有优雅的背景音乐。叫了杯COFFEE,上了一小时的网。顺便把邮件也给处理了。感觉还是比较不错的。当然,如果单纯的算计上网的话还是不划算的。花了十二元。
回来后同小白说了下,他也来兴趣了。于是晚饭后大家各自带电脑过来了。
呵呵,这里上网还是比较爽的。叫了杯卡布其诺,16元。
从七点不到到现在,已经三个多小时了,呵呵。
以后可以自带电脑来上上网,看看书,度个一个下午,感觉应该还是不错的。总比在宿舍上网,躺着,屁股都坐疼了~~~~~~~~~当然,宿舍的网费还是要续的。
2006年4月2日星期日
多伦路
多伦路,是上海的一条小街.紧临四川北路的商贸闹市.附近有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紧靠着轻轨三号线.应该说也是个相当繁华的地段,却隐藏着这么一条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有着浓重色彩的多伦路.
多伦路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可说是上海这样一个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缩影,其有着"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的说法.中西文化的交汇使其建筑风格显得极为多样化.而且,在那个时代,还有不少的文化名人及政商界名人在这一带活动,对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发展也是起着很大的作用的.比较著名的人物包括: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丁玲,白崇禧,孔祥熙,汤恩伯等等.他们的故居以及活动场自然成为了这里的主角.
昨天,在我拥有了数码相机后的第一时间内,我就去了多伦路,这条离上外不远的文化街.
多伦路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可说是上海这样一个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缩影,其有着"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的说法.中西文化的交汇使其建筑风格显得极为多样化.而且,在那个时代,还有不少的文化名人及政商界名人在这一带活动,对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发展也是起着很大的作用的.比较著名的人物包括: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丁玲,白崇禧,孔祥熙,汤恩伯等等.他们的故居以及活动场自然成为了这里的主角.
昨天,在我拥有了数码相机后的第一时间内,我就去了多伦路,这条离上外不远的文化街.
2006年4月1日星期六
终于买了数码相机了!
昨天下午本想去四川路买鞋的,结果却逛到了多伦路。这里的民国建筑风格重新激起了我对建筑的那一份渴望。心里想着,该去买个数码相机了。
回来上网就一直在查询相关的信息。后来关注到了二款,柯达的V550和V530。对比较了N久,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容下其他的DC机的选择了。性能好,价格不高,外形也不错,而且非日货。
今天室友陪我到曲阳路的易买得去逛逛。当然,我的目的主要就是调查数码相机的实情。问了三家店,都没有530,只有550。价格居然分别是:2300,2200,2100。自己心理价位只能到2000。在第三店的时候,店员问我买多少的价位,我说2000。而且还要求有SD卡。他一开始说加256M的SD卡要2100+100。(港行)我还是说高。心理在想,高于2000绝对不要。反正今天也不急着买。结果他居然一降再降,最后说2000 给我。想想人家既然这样了,何况这个价位基本上也差不多了。就买下了这款柯达的V550。
回来充满电摸索一下后就到多伦路去拍照了。
回来感觉照相效果都还是比较不错的。可惜电池不耐用,我一条多伦路还没逛完才拍了八十多张就没电了,郁闷。该向那店主再要个电池呀
接下来有空要在上海走街窜巷拍上海的风情照了~~~~~~~~~
回来上网就一直在查询相关的信息。后来关注到了二款,柯达的V550和V530。对比较了N久,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容下其他的DC机的选择了。性能好,价格不高,外形也不错,而且非日货。
今天室友陪我到曲阳路的易买得去逛逛。当然,我的目的主要就是调查数码相机的实情。问了三家店,都没有530,只有550。价格居然分别是:2300,2200,2100。自己心理价位只能到2000。在第三店的时候,店员问我买多少的价位,我说2000。而且还要求有SD卡。他一开始说加256M的SD卡要2100+100。(港行)我还是说高。心理在想,高于2000绝对不要。反正今天也不急着买。结果他居然一降再降,最后说2000 给我。想想人家既然这样了,何况这个价位基本上也差不多了。就买下了这款柯达的V550。
回来充满电摸索一下后就到多伦路去拍照了。
回来感觉照相效果都还是比较不错的。可惜电池不耐用,我一条多伦路还没逛完才拍了八十多张就没电了,郁闷。该向那店主再要个电池呀
接下来有空要在上海走街窜巷拍上海的风情照了~~~~~~~~~
2006年3月25日星期六
2006年3月24日星期五
从无限接近到无限遥远,中间有一种感觉叫做失落
[1]
你要做一个高空纵越要抓住那一条绳索,
一纵而越,
手指头触到了绳子,却没能抓住,
整个人就这样从高空中掉了下来,
抬头就这样看着那绳索离你越来越遥远了
~~~~~~~~
就这样我离开了我梦想的天堂!
[2]
我已经有些放弃重新攀登去再跳一次抓住那根绳索.
因为自从掉下去之后,我发现原来离那根绳索是如此的遥远。
我不再尝试攀爬那悬崖,再去做一个纵身一跃的勇者,
我想另开一条路径,穿过丛林。
我相信走过这片丛林,会看到一片鲜花盛开的地方。
那里将会成为我的桃花源。
[3]
那一跳过后,有些人成功的抓住了绳索,
爬上了他的天堂.
或许,对他们来说,他们爬上了高处,可以看见蓝天,
而我,却可以亲自触摸到整个大地,感受鲜花和泥土的芬芳.
我已经不再失落~~~~~~~~~~
***这里所写的是我从去年考研失败后一直到现在的心理感受.或许别人无法理解为何一场考试会对我有如此大的影响.但是,这一场考试却让我经历了一年时间的失眠,失意以及身体方面的一些变化.今天晚上和彬在网上聊天.突然心有所触,就整理出来写出来了.
千无是无非发表:
人,不要活在过去
其实人生里能用考试解决的都是些小问题
不打紧的
前路终会寻得美丽的风景的
4 月 6 日 | 删除
木士甬发表:
i could comprehend your heart .something have left ,something will come into our life.maybe it make our life more wonderful.
3 月 25 日 | 删除
你要做一个高空纵越要抓住那一条绳索,
一纵而越,
手指头触到了绳子,却没能抓住,
整个人就这样从高空中掉了下来,
抬头就这样看着那绳索离你越来越遥远了
~~~~~~~~
就这样我离开了我梦想的天堂!
[2]
我已经有些放弃重新攀登去再跳一次抓住那根绳索.
因为自从掉下去之后,我发现原来离那根绳索是如此的遥远。
我不再尝试攀爬那悬崖,再去做一个纵身一跃的勇者,
我想另开一条路径,穿过丛林。
我相信走过这片丛林,会看到一片鲜花盛开的地方。
那里将会成为我的桃花源。
[3]
那一跳过后,有些人成功的抓住了绳索,
爬上了他的天堂.
或许,对他们来说,他们爬上了高处,可以看见蓝天,
而我,却可以亲自触摸到整个大地,感受鲜花和泥土的芬芳.
我已经不再失落~~~~~~~~~~
***这里所写的是我从去年考研失败后一直到现在的心理感受.或许别人无法理解为何一场考试会对我有如此大的影响.但是,这一场考试却让我经历了一年时间的失眠,失意以及身体方面的一些变化.今天晚上和彬在网上聊天.突然心有所触,就整理出来写出来了.
千无是无非发表:
人,不要活在过去
其实人生里能用考试解决的都是些小问题
不打紧的
前路终会寻得美丽的风景的
4 月 6 日 | 删除
木士甬发表:
i could comprehend your heart .something have left ,something will come into our life.maybe it make our life more wonderful.
3 月 25 日 | 删除
2006年3月23日星期四
上海的司机都TMD这么牛
月薪8000的出租车司机给我上了震撼一课 [转自MOP]
这个司机做CSI恐怕也行。
这个叉头司机太强劲了,要做生意额朋友好好看看。。。
我要从徐家汇赶去机场,于是匆匆结束了一个会议,在美罗大厦前搜索出租车。一辆大众发现了我,非常专业的、径直的停在我的面前。这一停,于是有了后面的这个让我深感震撼的故事,象上了一堂生动的MBA案例课。为了忠实于这名出租车司机的原意,我凭记忆尽量重复他原来的话。
“去哪里……好的,机场。我在徐家汇就喜欢做美罗大厦的生意。这里我只做两个地方。美罗大厦,均瑶大厦。你知道吗?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罗大厦门口兜了两圈,终于被我看到你了!从写字楼里出来的,肯定去的不近~~~”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附和了一下。
“做出租车司机,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他说。我一愣,顿时很有些兴趣“什么科学的方法?”
“要懂得统计。我做过精确的计算。我说给你听啊。我每天开17个小时的车,每小时成本34.5元……”
“怎么算出来的?”我追问。
“你算啊,我每天要交380元,油费大概210元左右。一天17小时,平均每小时固定成本22元,交给公司,平均每小时12.5元油费。这是不是就是34.5 元?”,我有些惊讶。我打了10年的车,第一次听到有出租车司机这么计算成本。以前的司机都和我说,每公里成本0.3元,另外每天交多少钱之类的。
“成本是不能按公里算的,只能按时间算。你看,计价器有一个“检查”功能。你可以看到一天的详细记录。我做过数据分析,每次载客之间的空驶时间平均为7分钟。如果上来一个起步价,10元,大概要开10分钟。也就是每一个10元的客人要花17分钟的成本,就是9.8元。不赚钱啊!如果说做浦东、杭州、青浦的客人是吃饭,做10元的客人连吃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强!这位师傅听上去真不象出租车司机,到象是一位成本核算师。“那你怎么办呢?”我更感兴趣了,继续问。看来去机场的路上还能学到新东西。
“千万不能被客户拉了满街跑。而是通过选择停车的地点,时间,和客户,主动地决定你要去的地方。”我非常惊讶,这听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说做出租车司机是靠运气吃饭的职业。我以为不是。你要站在客户的位置上,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这句话听上去很专业,有点象很多商业管理培训老师说的“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
“给你举个例子,医院门口,一个拿着药的,一个拿着脸盆的,你带哪一个。”我想了想,说不知道。
“你要带那个拿脸盆的。一般人病小痛的到医院看一看,拿点药,不一定会去很远的医院。拿着脸盆打车的,那是出院的。住院哪有不死人的?今天二楼的谁死了,明天三楼又死了一个。从医院出来的人通常会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健康才最重要。那天这个说:走,去青浦。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说他会打车到人民广场,再去做青浦线吗?绝对不会!”
我不由得开始佩服。
“再给你举个例子。那天人民广场,三个人在前面招手。一个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个是个里面穿绒衬衫的,外面羽绒服的男子,拿着笔记本包。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我毫不犹豫地停在这个男子面前。这个男的上车后说:延安高架、南北高架~~~还没说后面就忍不住问,为什么你毫不犹豫地开到我面前?前面还有两个人,他们要是想上车,我也不好意思和他们抢。我回答说,中午的时候,还有十几分钟就1点了。那个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那对男女是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你是出去办事的,拿着笔记本包,一看就是公务。而且这个时候出去,估计应该不会近。那个男的就说,你说对了,去宝山。”
“那些在超市门口,地铁口打车,穿着睡衣的人可能去很远吗?可能去机场吗?机场也不会让她进啊。”
有道理!我越听越有意思。
“很多司机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价又涨了啊,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说,你永远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你永远不能提高。从自己身上找找看,问题出在哪里。”这话听起来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或者Steven Corvey的“影响圈和关注圈”的翻版。“有一次,在南丹路一个人拦车,去田林。后来又有一次,一个人在南丹路拦车,还是去田林。我就问了,怎么你们从南丹路出来的人,很多都是去田林呢?人家说,在南丹路有一个公共汽车总站,我们都是坐公共汽车从浦东到这里,然后搭车去田林的。我恍然大悟。比如你看我们开过的这条路,没有写字楼,没有酒店,什么都没有,只有公共汽车站,站在这里拦车的多半都是刚下公共汽车的,再选择一条最短路经打车。在这里拦车的客户通常不会高于15元。”
“所以我说,态度决定一切!”我听十几个总裁讲过这句话,第一次听出租车司机这么说。
“要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来做生意。天天等在地铁站口排队,怎么能赚到钱?每个月就赚500块钱怎么养活老婆孩子?这就是在谋杀啊!慢性谋杀你的全家。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知识可以把一个人变成聪明的人,一个聪明的人学习知识可以变成很聪明的人。一个很聪明的人学习知识,可以变成天才。”
“有一次一个人打车去火车站,问怎么走。他说这么这么走。我说慢,上高架,再这么这么走。他说,这就绕远了。我说,没关系,你经常走你有经验,你那么走50 块,你按我的走法,等里程表50块了,我就翻表。你只给50快就好了,多的算我的。按你说的那么走要50分钟,我带你这么走只要25分钟。最后,按我的路走,多走了4公里,快了25分钟,我只收了50块。乘客很高兴,省了10元钱左右。这4公里对我来说就是1块多钱的油钱。我相当于用1元多钱买了 25分钟。我刚才说了,我一小时的成本34.5块,我多合算啊!”
“在大众公司,一般一个司机3、4千,拿回家。做的好的大概5千左右。顶级的司机大概每月能有7000。全大众2万个司机,大概只有2-3个司机,万里挑一,每月能拿到8000以上。我就是这2-3个人中间的一个。而且很稳定,基本不会大的波动。”
太强了!到此为止,我越来越佩服这个出租车司机。
“我常常说我是一个快乐的车夫。有人说,你是因为赚的钱多,所以当然快乐。我对他们说,你们正好错了。是因为我有快乐、积极的心态,所以赚的钱多。”
说的多好啊!
“要懂得体味工作带给你的美。堵在人民广场的时候,很多司机抱怨,又堵车了!真是倒霉。千万不要这样,用心体会一下这个城市的美,外面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经过,非常现代的高楼大厦,虽然买不起,但是却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去享受。开车去机场,看着两边的绿色,冬天是白色的,多美啊。再看看里程表,100 多了,就更美了!每一样工作都有她美丽的地方,我们要懂得从工作中体会这种美丽。”
“我10年前是强生公司的总教练。8年前在公司作过三个不同部门的部门经理。后来我不干了,一个月就3、5千块,没意思。就主动来做司机。我愿意做一个快乐的车夫。哈哈哈哈。”
到了机场,我给他留了一张名片,说:“你有没有兴趣这个星期五,到我办公室,给微软的员工讲一讲你怎么开出租车的?你就当打着表,60公里一小时,你讲多久,我就付你多少钱。给我电话。”
我迫不及待的在飞机上记录下他这堂生动的MBA课。
chenff发表:
在生活中思考着ING...........
这个司机做CSI恐怕也行。
这个叉头司机太强劲了,要做生意额朋友好好看看。。。
我要从徐家汇赶去机场,于是匆匆结束了一个会议,在美罗大厦前搜索出租车。一辆大众发现了我,非常专业的、径直的停在我的面前。这一停,于是有了后面的这个让我深感震撼的故事,象上了一堂生动的MBA案例课。为了忠实于这名出租车司机的原意,我凭记忆尽量重复他原来的话。
“去哪里……好的,机场。我在徐家汇就喜欢做美罗大厦的生意。这里我只做两个地方。美罗大厦,均瑶大厦。你知道吗?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罗大厦门口兜了两圈,终于被我看到你了!从写字楼里出来的,肯定去的不近~~~”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附和了一下。
“做出租车司机,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他说。我一愣,顿时很有些兴趣“什么科学的方法?”
“要懂得统计。我做过精确的计算。我说给你听啊。我每天开17个小时的车,每小时成本34.5元……”
“怎么算出来的?”我追问。
“你算啊,我每天要交380元,油费大概210元左右。一天17小时,平均每小时固定成本22元,交给公司,平均每小时12.5元油费。这是不是就是34.5 元?”,我有些惊讶。我打了10年的车,第一次听到有出租车司机这么计算成本。以前的司机都和我说,每公里成本0.3元,另外每天交多少钱之类的。
“成本是不能按公里算的,只能按时间算。你看,计价器有一个“检查”功能。你可以看到一天的详细记录。我做过数据分析,每次载客之间的空驶时间平均为7分钟。如果上来一个起步价,10元,大概要开10分钟。也就是每一个10元的客人要花17分钟的成本,就是9.8元。不赚钱啊!如果说做浦东、杭州、青浦的客人是吃饭,做10元的客人连吃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强!这位师傅听上去真不象出租车司机,到象是一位成本核算师。“那你怎么办呢?”我更感兴趣了,继续问。看来去机场的路上还能学到新东西。
“千万不能被客户拉了满街跑。而是通过选择停车的地点,时间,和客户,主动地决定你要去的地方。”我非常惊讶,这听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说做出租车司机是靠运气吃饭的职业。我以为不是。你要站在客户的位置上,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这句话听上去很专业,有点象很多商业管理培训老师说的“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
“给你举个例子,医院门口,一个拿着药的,一个拿着脸盆的,你带哪一个。”我想了想,说不知道。
“你要带那个拿脸盆的。一般人病小痛的到医院看一看,拿点药,不一定会去很远的医院。拿着脸盆打车的,那是出院的。住院哪有不死人的?今天二楼的谁死了,明天三楼又死了一个。从医院出来的人通常会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健康才最重要。那天这个说:走,去青浦。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说他会打车到人民广场,再去做青浦线吗?绝对不会!”
我不由得开始佩服。
“再给你举个例子。那天人民广场,三个人在前面招手。一个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个是个里面穿绒衬衫的,外面羽绒服的男子,拿着笔记本包。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我毫不犹豫地停在这个男子面前。这个男的上车后说:延安高架、南北高架~~~还没说后面就忍不住问,为什么你毫不犹豫地开到我面前?前面还有两个人,他们要是想上车,我也不好意思和他们抢。我回答说,中午的时候,还有十几分钟就1点了。那个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那对男女是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你是出去办事的,拿着笔记本包,一看就是公务。而且这个时候出去,估计应该不会近。那个男的就说,你说对了,去宝山。”
“那些在超市门口,地铁口打车,穿着睡衣的人可能去很远吗?可能去机场吗?机场也不会让她进啊。”
有道理!我越听越有意思。
“很多司机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价又涨了啊,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说,你永远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你永远不能提高。从自己身上找找看,问题出在哪里。”这话听起来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或者Steven Corvey的“影响圈和关注圈”的翻版。“有一次,在南丹路一个人拦车,去田林。后来又有一次,一个人在南丹路拦车,还是去田林。我就问了,怎么你们从南丹路出来的人,很多都是去田林呢?人家说,在南丹路有一个公共汽车总站,我们都是坐公共汽车从浦东到这里,然后搭车去田林的。我恍然大悟。比如你看我们开过的这条路,没有写字楼,没有酒店,什么都没有,只有公共汽车站,站在这里拦车的多半都是刚下公共汽车的,再选择一条最短路经打车。在这里拦车的客户通常不会高于15元。”
“所以我说,态度决定一切!”我听十几个总裁讲过这句话,第一次听出租车司机这么说。
“要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来做生意。天天等在地铁站口排队,怎么能赚到钱?每个月就赚500块钱怎么养活老婆孩子?这就是在谋杀啊!慢性谋杀你的全家。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知识可以把一个人变成聪明的人,一个聪明的人学习知识可以变成很聪明的人。一个很聪明的人学习知识,可以变成天才。”
“有一次一个人打车去火车站,问怎么走。他说这么这么走。我说慢,上高架,再这么这么走。他说,这就绕远了。我说,没关系,你经常走你有经验,你那么走50 块,你按我的走法,等里程表50块了,我就翻表。你只给50快就好了,多的算我的。按你说的那么走要50分钟,我带你这么走只要25分钟。最后,按我的路走,多走了4公里,快了25分钟,我只收了50块。乘客很高兴,省了10元钱左右。这4公里对我来说就是1块多钱的油钱。我相当于用1元多钱买了 25分钟。我刚才说了,我一小时的成本34.5块,我多合算啊!”
“在大众公司,一般一个司机3、4千,拿回家。做的好的大概5千左右。顶级的司机大概每月能有7000。全大众2万个司机,大概只有2-3个司机,万里挑一,每月能拿到8000以上。我就是这2-3个人中间的一个。而且很稳定,基本不会大的波动。”
太强了!到此为止,我越来越佩服这个出租车司机。
“我常常说我是一个快乐的车夫。有人说,你是因为赚的钱多,所以当然快乐。我对他们说,你们正好错了。是因为我有快乐、积极的心态,所以赚的钱多。”
说的多好啊!
“要懂得体味工作带给你的美。堵在人民广场的时候,很多司机抱怨,又堵车了!真是倒霉。千万不要这样,用心体会一下这个城市的美,外面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经过,非常现代的高楼大厦,虽然买不起,但是却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去享受。开车去机场,看着两边的绿色,冬天是白色的,多美啊。再看看里程表,100 多了,就更美了!每一样工作都有她美丽的地方,我们要懂得从工作中体会这种美丽。”
“我10年前是强生公司的总教练。8年前在公司作过三个不同部门的部门经理。后来我不干了,一个月就3、5千块,没意思。就主动来做司机。我愿意做一个快乐的车夫。哈哈哈哈。”
到了机场,我给他留了一张名片,说:“你有没有兴趣这个星期五,到我办公室,给微软的员工讲一讲你怎么开出租车的?你就当打着表,60公里一小时,你讲多久,我就付你多少钱。给我电话。”
我迫不及待的在飞机上记录下他这堂生动的MBA课。
chenff发表:
在生活中思考着ING...........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