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一个人的廊桥(六)-----永庆桥

永庆桥,位三魁镇战洲下溪坪村,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全长33米,宽 4.5米,离水面高8米,为伸臂式木廊桥,桥墩青石砌筑,上置二层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铺行道桥板,有廊屋12间,明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内设扶梯上下,屋 面回翼角高翘,造型雅朴,是县境内优美的古代木廊平桥。1994年列为泰顺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看完三柱桥后,问老伯下一座桥永庆桥的方向。结果又被指回了薛宅桥。不过还好,在薛宅桥边看到有公交车,问售票员,说经过永庆桥。于是上车。时间还早发现还没吃早饭。买了二个包子结果又难吃的很。
车子往战洲方向开去。全程的盘山路。
十几分钟后,经过一个小型的很不成规模的菜市场。售票员给我指了下路,下车走去。
几百米远的路,突然间就看到了路右侧屋丛中,廊桥露出了它的一个头。借着清晨的阳光,廊桥歇山顶起翘的屋角,不觉得像只大鸟展翅欲飞么?

忘了给悬鱼来个特写了。还是看上图吧。蛮精制的。两侧的惹草也不错。

看看屋角的装饰。大家看图。
再来一张
进去廊桥内部看看
柱廊以及楼梯。

几张屋架图。三架梁,短柱梁上的雕饰
仔细看上面的装饰雕刻纹样。细微处都不尽相同。承重构件同时也是装饰部廊桥中间的楼板梁图。
而下图,大家仔细看梁端头的雕刻。没有重样的。端头呈须状雕刻!

网上查找得知,这叫梁须,这里还有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在建造一座桥梁,却由于一时疏忽将大梁的料下短了。由于上梁的日子早已确定,若不能按时建好,便是死罪。木匠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来了一位渔翁模样的人,手中提着2条鲤鱼。问明情况后,劝木匠不要着急,先烧鱼喝酒。于是2人对饮起来,酒喝完时,渔翁便硬要木匠出门买酒。木匠无奈,只得出门。当他回来时,渔翁已经不见了。只见桌上的2只鱼头面对面放置着,中间搁一根筷子,筷子的两端分别插入鱼嘴中。木匠不禁恍然大悟,喜从天降。原来这根筷子代表了一根大梁,而鱼嘴则代表了大梁两端的柱子上挑出来的2个搁置点,搁住了大梁,解决了大梁下料短的问题。为纪念这位如天降般的救命恩人,所以就在梁的两端刻上鲤鱼须,这一习俗也由此流传下来。

从另一侧面看廊桥内部
外观图


这边风景独好

To be continued!
下一篇:刘宅桥

2007年5月10日星期四

出差去杭州了!

中午去杭州出差了。
明天开始有三天的展会,在杭州和平会展中心。摊位号:B159。
国内的区域展,没啥意思。我也不太管国内的。就当旅游好了。。。

不知道我的白娘子会不会在西湖边等我呢?

2007年5月9日星期三

一个人的廊桥(五)---三柱桥

三柱桥,位于三魁镇下武洋村,系木平梁廊桥 面阔七开间,梁架结构为穿斗式与抬梁式相混合,悬山顶,此桥周边环境优美,溪水潺潺,古树掩映,田野宽阔。全长15.41米,宽4.47米,跨度10.10米,距水面3.20米。

在薛宅桥边,问了一个当地的老伯去三柱桥的路,他向我指了下,于是向下一目标前进.
那条路相当偏野.遇到分叉路时,无人可问,心想桥跨溪上,沿小溪走总归没错。于是沿着小溪旁的田埂上行走。
还是清晨七点多,草上的露水还未完全散去。走在田埂上,露水,加上原本湿润的泥土,行走十分困难。
看见上方路边有人过来,问去三柱桥的方向。他给我指了下方向,并说,有好的路不走,干嘛走田里呢?
沿着那条路前行。乡间的小路,风景甚是优美。

转过几个弯后,猛然间,一座桥映入眼前。虽然不及前一座薛宅桥优美,但那种在山蛮间突然而至的感觉依然令人十分的欣喜。
小桥掩映在一片绿树中,十分的安静详和。



虽然这座桥十分的平凡,平凡到一般来泰顺看廊桥的人都不会视它为必经之地。但是,它的悬鱼依然是十分漂亮的。而它也是整个三柱桥中,最精美的一处细节。


桥内梁柱结构。最吸引我的就是其中的栌斗(大斗),似有唐宋建筑之遗风。然只此一处,由下一张图可见其是穿斗与抬梁式结构的结合体。
平凡的实木结构。结构之美这座桥相较其他桥来说太过平凡了。不过幸好有个老伯过来,便问他些问题。于是他告诉我三柱桥名称的由来,大家注意看下一张图:很简单,就是因为桥中间有三根水泥柱支撑,故得此名。老伯还说,此桥在以前是周围五座村的必经之桥。看来,桥虽不怎样,但是作用也不小啊。


从此处立面来看,立面可分为三段式。其中中间的屋顶略高于二端。但二端长度并未一致。老伯告诉我是因为右侧通路时去掉了一部分才造成这样。而左侧的红砖也属后来所加。从桥边望去,风景也不错。顺便提一下,在桥的北向入口处有个小庙。供的是当地的某名人及土地公土地婆。但是建筑很有意思,却仿是八角攒尖顶去了五面仅剩三面后的结果。后面一片树林,感觉也不错。
三柱桥是我看过的这几座桥中最过平凡的一座,可看性并不是很强,人也不多。
To be continued!
下一篇:永庆桥

2007年5月6日星期日

一个人的廊桥(四)-----薛宅桥

终于要开到正题了...现在正式开讲

5月2日6点,一大早就去我此次之行的第一站---薛宅桥.

薛宅桥,又称锦溪桥,位于泰顺三魁镇薛宅村.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重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为叠梁拱式廊桥.全长51米,宽5.1米,单跨29米,离水面高10.5米,建桥屋15间,桥头坡度30米,拱矢斜度大.造型古朴独特,气势雄伟壮观.现桥身于1986年重修。已载入<中国桥梁史册>

旅馆位于三魁镇车站旁.出来花二元钱坐上三轮车前去.几分钟后,车夫说到了.
果然.在夹杂在二幢房子间,我看见了廊桥的桥头.
清晨的阳光从房子后面漫射进来,照在桥身屋顶上,形成一种亦真亦幻的印象.


屋檐顶上的悬鱼(位于屋顶三角处下垂部分雕饰)十分精美,比我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精制多了,而惹草(位列悬鱼两侧下垂之装饰物)倒感觉一般.
屋角部位装饰. 屋角微起翘.屋角处所站立却非仙人走兽类,却似屋脊中的鱼吻.(问一建筑学研究生同学,他也说这里怪怪的). 而下方则另有一下垂之装饰物,不知何名.不过装饰蛮精美的.
桥身处,沿桥廊都布置有二圈柱.柱身下端处有短木相连.
桥身内侧图.这里可见,桥廊处均为二列柱.二端柱距约为1步距离.而中间柱距约为3.5步距离.地面为木板铺饰.


屋顶梁架结构.为五架梁.梁身端头处为曲线化处理.为结构处增加了美感.从这里可看出,结构采用的是不施斗拱的梁柱作(小式大木作)


桥身中间段上方梁柱处,挂有牌匾,上书:爱我中华四字


好了,桥身部分介绍到此为止.现在,我们开始正式来一看薛宅桥的庐山真面目了,让大家久等了.



从这里可见屋脊处装饰也是相当的精美.正脊微起翘,正脊二端为鱼吻。屋身部分有高约1.2米的桥廊,起安全之用.

桥底仰视图.这里可见廊桥底部结构,为梁柱相连压实为主要承重结构.具体情况仅凭外观难以知晓.

廊桥周围的风景也是十分的优美!
微型瀑布...

好了.关于薛宅桥的介绍就到此为止. 因为时间有限,我在每一座桥处停留的时间都不是很长,获取这样一些有限的资料.另关于桥本身的介绍,虽然本人是建筑装饰出身,在考研期间研究过一段时间的古建.但因相隔已久,且已未从事建筑相关行业难免会有错误.希望各位朋友不吝指正.谢谢!
To be continued!
下一篇:三柱桥

2007年5月5日星期六

一个人的廊桥(三)


对于廊桥,可能更多的人是通过美国电影<廊桥遗梦>(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而认识的. 电影中由梅丽尔·斯特里普所扮演的弗朗西斯卡在廊桥边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所扮演的摄影师罗伯特在廊桥边发生了一段婚外恋情.故事感人至深,而故事的背景所在地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电影后引发了一段廊桥热,但也差不多是廊桥后的这段期间,有媒体开始报道出,在浙江南部山区的泰顺,居然也存在着廊桥!至此,深藏在山区的中国廊桥才开始为公众所了解.


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的桥,可保护桥梁,同时亦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作用!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尤其在浙江泰顺,泰顺因此被称为廊桥之乡,木拱廊桥目前尚存200余座。

浙闽边界地区山高溪深,有众多山崖。行路极不便,修路、铺桥,成为当地居民的基本需求,而且当地盛产杉木,为木拱桥提供了材料来源。同时当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这让加盖廊屋、侧板成为以保护木制桥身的必要要求。同时正因如此,廊桥成为了当地居民交流、聚会的中心。即使现在,廊桥依然是很多人交通的必经之路!

其实廊桥在欧洲北美也有存在,但是,中国的廊桥必定是有别于外国的廊桥,即中国的廊桥极大的赋予了中国的特色,即中国古建筑的大木作制度,以及细部的雕饰都十分的精彩!电影<廊桥遗梦>的故事虽美,但是其廊桥却远没有中国的廊桥美!所以,各位心仪廊桥遗梦的朋友,可以来泰顺看看,更美的廊桥,或许你可以在这里发生更美的故事呢!

To be continued !
下一篇:薛宅桥介绍

2007年5月4日星期五

一个人的廊桥(二)


在我去泰顺之前,我周围的人问我,有几个人同行.我说只有我一个人,他们不相信;
我在泰顺途中,有朋友打电话问我在哪里,我说在泰顺,问及几个人,我说只有我一人,他说我有毛病,一个人跑去玩有啥意思;
我从泰顺回来了,还是有人问我几个人去.得知只有我一人时,他们表示惊讶:一个人居然可以玩的这么好,跑了这么多地方.
这时,我开始得意了.
是呀,这一次,我的一个人的旅程,真的是收获蛮大的.

我一直觉得我相对比较孤独.有时喜欢冷眼看着外面的花花世界,却置身度外.纵使偶尔与他人说笑风声,却依然感觉有块坚冰在内心未曾融化.
其实我一直不介意一个人出行.在大学时也喜欢一个人出去逛街买东西出游.其实多个人一起出去会比较好一点,可以相互帮助,也有个说话的伴.但是难免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去哪不去哪,要待多久等各种问题.而我也相对来说在这方面喜欢按自己的步骤来操作,不喜欢迁就.特别是去泰顺主要是为了看廊桥古建这种目的.要画些图,拍些构造照片,而且,还要忍受着长时间的山路的徒步行,这些的话,对古建不感兴趣的人或许难有耐性陪我同行.
而我也就只有选择一个人前行...

昨天在筱村徐岱底古村落的时候,与一当地人聊天,得知我是一人来说,他说:前一天也有一个女生,上海来的.一个人跑来这边拍照.她说她喜欢一个人过来看看,拍照...
看来,选择一个人逛这里的,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啊...

从我在泰顺的这几天里,我发现,虽然五一期间,各地都挤满了人,但是,泰顺却是难得的清静.旅馆里你也总是容易找到住处,任何一座廊桥旅游点,都不会有人挤人的现象,而在有些廊桥点,真真正正的,除了我一人外,就只有当地人了.
泰顺廊桥已经是国家级保护单位了,但是依然热度不高,究其缘何,或许是因为泰顺廊桥,还只是深处泰顺深山老林中,未曾被太多人所了解;而且通往泰顺的路又不好走,很多廊桥点又远离城镇,还需要走山路.或许,众多的因素都在制约着廊桥旅游的兴起吧?

在泗溪北涧桥点,我看到了二位在桥上测绘的同志.问其,原来是温州市文物保护所的同志.看来政府也已经开始加大力度来进行廊桥的保护了.从他们口中得知,廊桥将要申请评选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了.
一旦评上,廊桥将会为更多的人所知,它的旅游热度也将大大升温.也会极大的推动泰顺地区经济的发展.
但是同时,也将可能会对泰顺的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我只希望,廊桥,能够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让它得到更好的保护.

我想,如果有哪位朋友想来看廊桥的话,就尽早来吧.现在的廊桥旅游,真的可以让你收获到很多...

To Be Continued!

2007年5月3日星期四

一个人的廊桥(一)


五一的三天,一个人从乐清到泰顺看廊桥了.也算是完成了自己心中一直以来对廊桥的一种夙愿.
其实说为三天,但是,在泰顺真正看廊桥,看古建的时间却只有一天半.比原计划的少了半天的时间.只因1号出发时天气大雾,高速封道.被困在白石白鹭屿高速路口近二个小时.6点半多坐上车,到了温州却已将近10点.但是,在温州客运中心站又被迫停留.泰顺方向来的车也因为大雾而延迟;而当天去任何地方的人都很多,泰顺也不例外.但车次有限,结果只能买到下午三点半的车票.结果到达第一站三魁都已经七点了.算上今天下午回来的时间,在泰顺的时间是二个晚上加一天半时间.
而也正是因为路上耗时过长,我同行的朋友也选择不去泰顺而改去楠溪江.而只有我一人选择坚持,继续这一次的泰顺寻梦之旅,完成这一个人的廊桥之行.
而我,却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几乎跑遍了自己所能跑的各个地方,现在回想来,自己也不得不佩服自己.
今天,先在这里做个统计好了:
游览内容:
廊桥8座:
薛宅桥(三魁镇薛宅村),三柱桥(三魁镇下武洋村),永庆桥(三魁镇战州下溪坪村),刘宅桥(三魁镇刘宅村),
北涧桥(泗溪镇下桥村),溪东桥(泗溪镇下桥村),南阳桥(泗溪镇岩头村)
文兴桥(筱村镇坑边村)

院落群2个:
雪溪胡氏大院,筱村徐岱底古村落
碇步2个:
仕阳碇步,泗溪碇步

经游地点:
三魁,雪溪,仕阳,泗溪,筱村,罗阳

当地特色菜:
地瓜干,地瓜粉,当地野厥菜,绿豆腐,炝炒溪螺,土豆饼,野生菌,焟兔肉,粉面层,马卢管,还有二个忘了名字了...

画图7幅,为除南洋桥外的七座廊桥的平面草图...(没画南阳桥是因为当时肚子太饿了)

拍照存满整个相机内存(相机内存过小,只有256M),合计近三百多张

走经廊桥所在的所有山路,土路...

To Be Continued!